2010年度,景谷縣永平鎮在實施基層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中,共安排水稻科技示范戶40戶,涉及遷營、遷糯、費?o、蠻臘4個村委會。根據永平鎮近幾年來主推品種狀況和Q優6號性狀及適宜區域以及科技示范戶要求,40戶科技示范戶采用Q優6號品種,即該品種屬汕型三系雜交水稻,在永平鎮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70天,株型緊湊、葉色濃綠,有效穗16萬穗,株高110厘米,穗長25.2厘米,每穗總粒數176.6粒,結實率77.2%,千粒重29.6克,米質優達國家優質稻谷的標準三級。2004年至今在景谷、永平等鄉鎮逐年推廣種植,畝產量在600公斤以上,比對照組汕優63增產10%左右。主要栽培技術為:
一、培育帶蘗壯秧。以蘗帶苗、分蘗壯秧的好處:省種、發揮穗大粒多的作用,協調個體與群體的矛盾。(1)要求稀播、均播,播種量為30--40公斤/每畝秧田。(2)施肥,每畝施復合肥40公斤作秧田的底肥,把肥料與泥土充分混合,保持深度為1--2寸之間。并注意肥料不能裸露在廂面上,否則造成燒苗。
二、栽插密度和栽插方式。采用寬窄行條栽即(8+4)??4寸,每畝2.5萬叢,有效穗16萬穗左右,預計目標產量600公斤以上。
三、施肥和管水。農家肥500公斤,復合肥40公斤,尿素10--20公斤,硫酸鉀6--8公斤,一次性作底肥施用。移栽15天后追施尿素15--20公斤作分蘗肥,中后期根據苗情及田塊長勢肥別在相應時期增施微量元素肥料:如磷酸二氫鉀或稻花香,以增強抗性及提高千粒重,增加產量。水分管理:做到淺水栽插,寸水活棵,薄水分蘗,保持淺水勤灌,干濕交替,避免長期深水狀況。
四、加強病蟲害防治。移栽前8--10天,用三環唑或者多菌靈兌水噴霧防治稻溫病一次。大田移栽后,根據苗情長勢,進行藥劑防治2--3次。特別是尖包期前10天、破口期和齊穗期各防治一次稻瘟病等病害。藥劑主要有稻瘟凈、好力克、拿敵穩等。蟲害防治主要是注意稻飛虱、螟蟲、粘蟲等,藥劑主要采用啊可泰、艾美樂、稻虱凈、吡蟲??等防治1--2次,總之,堅持科學監測、預防為主、綜合防治的原則。
五、適時收獲,顆粒歸倉。